中新網廣州12月22日電 (記者 程景偉)“她們的盛裝和嫁衣——珠江流域女性平易近族服飾展”22日在廣東省博物館揭幕
展覽將繼續至2024年3月24日
大眾旁觀展覽
程景偉 攝該展覽精選珠江流域所涉省區內23個世居平易近族的女性盛裝和嫁衣,解讀東北、華南地域女性平易近族服飾稀釋的平易近族汗青與生涯圖景,探尋服飾承載的文明暗碼,率領不雅眾更深入天文解中華平易近族文明多元一體魄局
展出的服裝
程景偉 攝作風分歧的盛裝平日也是各族女性婚禮上斑斕的嫁衣
品種單一的樣式、特別質感的面料、心曠神怡的配色、奧秘共同的紋飾、奇妙絕倫的工藝,樸實或華美,盛裝與嫁衣陪同女性走過人生的主要時辰
作為平易近族文明主要的物資載體,盛裝與嫁衣寄予了女性及其親人最美妙的妄想與期盼,也承載了從古至今延續的禮俗中沉淀的平易近族汗青文明
20世紀中葉的壯族女盛裝
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展覽共設三個局部,個中第一局部“何故盛裝”經過展現各色制衣對象、傳統平易近族服飾的原資料、各具平易近族特性的飾品以及共同的印染、織繡、裝潢工藝,率領不雅眾理解獨具平易近族特征的服裝是若何被制造出來的;第二局部“各美其美”的┞飯品以苗族、壯族、彝族、瑤族等平易近族服飾為主,以圖片、影音材料、多媒體互動裝備為輔,集中展現了一幅幅珠江流域平易近族汗青畫卷;第三局部“交融立異”則展現了交融平易近族服飾元素的古裝制服
古代瑤族女盛裝
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,展出的一件20世紀中葉的壯族女盛裝,為壯族婚禮中的敬酒服,全套服裝由上衣、裙、裙飄帶、頭帕、繡花鞋、銀飾等構成
該服裝的前后銀下擺和披肩為鏨花鎏銀銅片
20世紀上半葉的彝族女盛裝
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該展覽展出的一件20世紀上半葉的苗族女盛裝,其銀飾由服飾與首飾構成
個中,服飾包孕后背13片綴銀鈴的不規矩銀片和下擺11片方形、4片三角形的綴芝麻吊墜銀片
(完)
特別聲明:以上部分內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)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犯請聯系客服刪除,謝謝!